重要通知
《体育时空》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 : tysk@tyskzzs.cn
体育时空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

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科研所

编辑出版:《体育时空》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328

国内统一刊号:CN 65-1212/G8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邮发代号:8-395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tysk@tyskzzs.cn

在线编辑QQ :2843202986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tysk@tyskzzs.cn

编辑部QQ: 2843202986

官方网址: www.tyskzzs.cn

[博士论坛]我国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环境预警管理研究

时间:2021/08/21  点击:484


       

王萍 朱志强 费郁红 丛军

摘 要:环境预警管理研究直接关系到旅游地区的生态平衡和旅游质量的高低,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是滑雪产业发展的核心和滑雪人口培养的基地。因此,本文基于滑雪旅游资源的特点,借助改进的生态足迹评价模型,选择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为测评对象,对度假区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滑雪旅游环境承载容量的预警区间和环境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间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生态足迹随时间呈上升趋势(1.73~1.82  ha/cap),2014年滑雪旅游环境承载容量最低,环境预警指数(EEWI=2)等级最低,人均生态足迹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滑雪旅游人口增长因素影响较大。未来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基线、分区保护和开发等手段有效地将滑雪旅游环境承载容量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之内。

关键词:滑雪旅游度假区;环境承载容量;驱动因子;预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0)05-0026-05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ourists and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ourism areas. The large scale ski resort is the ke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ki industry and the base for the ski population training. Therefore,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ki tourism resource and the help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valuation model,we have selected Yabuli ski resort in Heilongjiang as the evaluation object and calculate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ski tourism. Based on these,the early warning interval and driving factors of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ski tourism resources are determin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increasing trends of regional EF in 2007-2016 and the lowest value of EEWI was presented in 2014. Economy and tourist population were the most dominate driving forces of EF. Consequently,increasing in ecological supply and reducing in human demand due to ecological baseline or other factors are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control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of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ski tourism resources.

Key words:Ski resort;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Drivers; 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带动了我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冰雪旅游生态资源环境状态的健康和稳定已成为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冰雪旅游生态安全,它是将生态安全理论应用在冰雪旅游发展研究中;而冰雪旅游环境预警是监测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通过衡量冰雪旅游生态环境偏离警戒线的强弱程度发出相关预警信号,有效评估冰雪旅游发展状况。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旅游生态环境与预警管理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持续增加。国外学者Tony Prato通過建立AEM模型,采用最大容量的测算公示测出国家公园的综合指数。Eugenio Martin以海岸旅游为例,通过构建了以概率和弹力学为基础的旅游社会承载力的随机效用模型,确定预警评价指标系统。曾琳[1]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以矩阵和权重的形式对评估预警系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杨春宇[2]等人基于生态视角,构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评估模型;游巍斌[3]等人运用矩阵等构建生态安全的等级,详细的制定了灾害管理计划;熊鹰[4]充分总结研究区经济和资源环境成果,借鉴了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的临界调控思想,应该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区域旅游生态安全预警状况。此外,赵永峰[5]等人依据构建预警系统的顺序,分别划分了预警指标、指标权重、预测旅游人数、警戒区间四个模块及预控对策模块;王汉斌[6]等人运用BP网络模型进行预警系统分析,将旅游安全预警基础指标作为输人层神经元,构建并完善旅游生态预警体系,探讨了预警管理的原则、程序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环境预警研究。

从上述研究可知,关注了旅游环境预警的研究学者很多,但针对冰雪旅游环境预警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在此基础上的冰雪旅游环境预警管理研究者很少[7]。此外,已有的预警评价模型多是针对旅游环境过去的行为进行评价,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复合性研究并不完善[8],这导致了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旅游环境的承载状况,进而不能充分发挥有效预警。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大型滑雪场(年均滑雪人次超过10万)虽然仅占滑雪场总数的20%,但滑雪人次却达到滑雪消费总人数的80%[9],因此,本文结合时间维度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对我国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环境发展趋势进行评价,研究成果对实现滑雪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区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镇西南23公里处(N44.60,E128.50),它占地368.67公顷,是中国最高的SSSS级滑雪胜地,曾成功举办过9界国际国内赛事,享有“雪域麦加”之美誉。雪场有17条不同等级的雪道,总长31 075 m,是黑龙江省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在2017中国滑雪胜地排行榜中排名第一[9]。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滑雪正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伴随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游客的旅游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向,滑雪旅游具有的社会、生态、经济等多种价值,政府和旅游企业管理者应本着低碳环保的理念,选择一种能够实现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科学评价环境的“奉献”和环境的“限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滑雪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案例。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法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衡量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量化方法,1992年加拿大生态学家William Rees教授首次提出[10],随后Wackernagel博士提出了模型具体的计算方法。生态足迹是通过衡量人类目前用来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近年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欧洲联盟等国际机构将这些方法作为一项全面的环境指标纳入其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本文根据度假区资源消耗特点,结合生态足迹理论将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面积分为耕地(arable land)、草地(pasture)、森林(forest)、水资源(water resource)、化石能源用地(fossil energy land)、建设用地(build-up area)、水域(sea space)七大类[14]。本文根据Wackernagel(1999)[11]的方法计算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

其中,ef是人均生态足迹;EF是总体生态足迹,衡量目前人类发展消耗了多少自然资源;ec是人均生态承载能力;EC代表了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的生态承载力(生物生产空间),它反映了在不损害区域生产力条件下,一个区域最大数量的有限资源多少;ED为生态赤字,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超过其生态承载能力时,该区域的发展模式表现为相对不可持续;度假区游客人数(N)、消费项目的类型(i)、第i种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ci)和年生产量(pi);人均生物生产面积(aj),均衡系数(rj)和产量系数(yj)。

均衡系数是反映不同土地类型平均生物生产力差异的一个等价系数,某一生物生产区的平衡系数,除所有生物生产区的平均生物生产力外,等于全球生产区的平均生物生产力。产量系数是在不同地区同一种生产用地转化为可比面积的参数,它是某种类型土地与世界同类平均生产力的比率。在计算生态承载能力时,减少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面积[12],研究应用基于对中国生态足迹的计算得到的产量系数和均衡系数[11](见表1)。

1.2.2 STIRPAT模型

人口(P)、富裕(A)和技术(T)的乘积是环境影响(I),其代表了传统的IPAT等式,由于其简单、和系统化,并确立了人文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的一种关系,其应用非常广泛。同时,该公式驱动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只有一个成比例的变化,并不适合衡量人文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因此,Dietz和Rosa为了克服IPAT方程的局限性,将其转化为人口、富裕和技术的随机回归模型,简称为STIRPAT模型[13],它可以定量分析各驱动力对环境压力变化的影响表现:

其中,I代表环境影响,P为人口;A代表富裕;T代表技术水平;常数项(a)、P、A和T的指数项分别是(b,c,d)、误差项(e)。为测试人文因素对环境I的影响,通常将模型转化为[14]:

1.3 数据来源

依据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16年度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所需资料数据开展调查和统计,数据包括研究时期内研究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该度假区的TM遥感影像(30 m分辨率)以及土地利用解譯数据。这些数据分别来自于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官网、尚志市、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和信息网、全国滑雪场以及大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NGCC)等,并按相邻年度的内插法对空缺数据进行了插补。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亚布力滑雪旅游环境预警分析

2.1.1 滑雪旅游环境承载容量的变化

根据改进的生态足迹法,运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亚布力生态足迹,结果见图1:亚布力人均生态足迹从2007年1.73 ha增长至2016年的1.82 ha,十年间累计增长了5%;人均生态承载力却从2007年0.30 ha平缓地下降到2016年0.28 ha;亚布力2007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43 ha,到2016年上升为年1.54 ha。这一结果说明这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目前处于超负荷状态。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大力扶持,滑雪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2014年度假区完成“三山联网、雪道相通”,游客人数不断增加,2015年亚布力打造占地33.8 ha雪山水世界,使本区没有生态修复的机会,由此造成人均旅游生态高赤字状态。

2.1.2 滑雪旅游环境容量警界区间分析

本文以2015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发布的生态赤字数据为基础[15],利用研究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数值大小,分析滑雪旅游环境系统稳定性的临界点,确定度假区的警界区间。同时,结合考虑滑雪旅游资源自身的特点以及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状况,将滑雪旅游环境警界区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2)。研究结果表明,亚布力滑雪旅

游度假区在2007—2009年处在“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010—2013年不可持续状况有所改善,2014年,ED一直处在1.61,是“重不可持续发展”,2015—2016年不可持续数值有所减小。

2.2 基于STIRPAT模型的驱动因子分析

2.2.1 指标选取和模型模拟

基于York、Dietz等人对STIRPAT模型的研究,我们选择了以下指標来构建模型:人均生态足迹(I),总滑雪旅游客流人数(P),人均景区收入(A)和资源利用率(T)。由于lnA和(lnA)2间相关系数较高,所以文中使用SPSS18.0软件的岭回归函数对模型进行拟合,进一步研究亚布力2007—2016年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当岭回归因子K为0.10时,自变量回归系数变化趋于稳定,确定随机模型的岭回归拟合结果,对滑雪旅游环境变化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2.2.2 环境影响的驱动因子分析

表3结果表明,所选则的指标能解释亚布力2007—2016年生态足迹的98.36%,而且系数均在0.05水平上显著。从回归结果来看,滑雪旅游客流人数对生态足迹变化的解释作用最大,系数为2.0263,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旅游人口数量增加1.00%导致总的生态足迹增加2.0243%,2007—2016年间,亚布力滑雪旅游客流人数量年均增加0.49%,导致生态足迹增加0.99%;人均景区收入的回归系数最小,为0.0716,但亚布力生态足迹随着人均景区收入提高14.76%而增加1.07%。由此可以认为,人均景区收入是亚布力生态足迹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因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目前在冬奥会利好的刺激下,2018年国内滑雪场增加至742家,滑雪人次共计1 970万人次,滑雪场年产值约3 976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冰雪旅游大国[16]。然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伴随着空前的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损耗,全球变暖使得我国现有雪场,特别是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几乎都依靠人工造雪来保障雪场正常运营,而人工造雪的水资源多来自地下水,因此,研究该地区的环境预警状况及其驱动因子的分析对探索滑雪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两者兼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6年间,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生态足迹随时间呈上升趋势(1.73~1.82 ha/cap),伴随着生态承载力的下降(0.30~0.28 ha/cap),该地区生态赤字进一步增加(1.43~1.54 ha/cap);(2)2014年,滑雪旅游环境承载容量最低,环境预警指数(EEWI=2)等级最低;(3)驱动力分析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滑雪旅游人口增长因素影响较大。当前形势下,如何减缓或抑制滑雪旅游度假区不断增加的生态赤字,确保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发展的平衡,已经成为该地区环境预警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

3.2 建 议

结合研究区实际的环境预警状况,提出以下管理策略:(1)建立生态基线策略。生态基线就是将生态环境的现状情况,作为项目实施评估的基础,从空间角度出发,即生态保护红线,其便于掌握旅游区的现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负荷、潜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的信息,并为区域规划设计和开发行为的调整提供依据[17]。(2)环境容量的控制策略。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和可持续的消费,例如度假区可依托本区较好的森林资源和丰富动植物资源,深度开发建设兼顾物种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四季旅游产品,对全国滑雪旅游开发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划,由对容量的数量认识深化到对容量的控制研究。(3)分区保护和开发策略。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目的是限制开发活动和游人活动与类型,避免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对象造成破坏,从而使旅游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18]。滑雪旅游区从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源保护区、一般资源利用区、高强度资源利用区三大类,依据具体功能布局开展区域划分,未来有必要针对不同分区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措施,保障旅游活动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影响控制在自然承载力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曾琳.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构建及其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6(5):463-467.

[2] 杨春宇,邱晓敏,李亚斌,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J].人文地理,2006(5):46-50.

[3] 游巍斌,何东进,覃德华,等.世界双遗产地生态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及应用—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5):1455-1467.

[4] 熊鹰,董成森.武陵源风景区旅游客流量时空变化与调控对策[J].经济地理,2014,34(11):173-178.

[5] 赵永峰,焦黎,郑慧.新疆绿洲旅游环境预警系统浅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7):144-149.

[6] 王汉斌,李晓峰.旅游危机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209-213.

[7] 刘佳,刘宁,杨坤,等.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3-77.

[8] 樊杰,王亚飞,汤青,等.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地理科学,2015,35(1):1-10.

[9] 亚布力滑雪场[EB/OL].http://www.yabulichina.com/.

[10] 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 121-130.


本文由: 体育时空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体育时空杂志社编辑部

2021/08/21

上一篇:[博士论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俄语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博士论坛]武术文化产业的成因及价值探析